第一篇文就寫生病文是不是有點很奇怪哈哈。
五年前小呂子也曾經因為在韓國跌倒而去醫院就診,但去診所倒是第一次。
過去這星期韓國受到超強寒流來襲,差不多整週氣溫都在零下十多度徘徊,
還會刮起強風,實感溫度甚至達到零下二十四度,於是小呂子就宣布戰敗了⋯⋯
但韓國並不像香港,沒有薪病假,什至有一部份韓國人的思想是「生病是因為你自己管理身體不好」,
在這神邏輯下我也只好繼續堅持上班做社畜,
面對像是沒關水喉的鼻水,真的再多的面紙也只是徒然,我覺得自己人中的皮膚都要擦到爆開了天阿!
阿姨倒垃圾時大概會被我的垃圾桶壯觀場面嚇倒哈哈。
剛好過去的星期五拿到「國民健康保險證」,當然馬上查一下家附近那裡有診所,
韓國人一直都會說「生病要去醫院」,但如果只是一般的傷風感冒去醫院是不是有點太誇張,
剛好社保卡後面有寫建議大家不嚴重的話多多利用診所或保健所。
但如果妳以為像香港一樣,可以下樓隨便找一間家庭醫生看妳就錯了,
妳要找對的科,像我就是要去內科,或是鼻咽喉科。
找對診所後第一次看當然要登記阿,姑娘會問妳那裡不舒服,
妳說感冒的話她還會再問妳覺得那裡最嚴重,比如說鼻、喉嚨或是頭之類的。
然後就乖乖的坐下來等叫名字好了。
我得說韓國跟香港醫生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跟妳看診時間不.會.超.過.三.十.秒。
太神了,醫生以RAP的速度旋風式問我「那裡最嚴重」「鼻水是像沒關水喉一樣一直流還是困在鼻子裡啦?」
「張開口看看」「想吃藥還是打針」「沒對藥物過敏?」「OK可以了」
於是我就默默的走出去繼續坐在原本的位置上。
這時才看到牆壁上都掛滿醫生他上電視的照片,不像香港會掛滿醫生的畢業證明哈哈。
過一陣子姑娘會再叫妳名字去付款跟給妳一張處方單。
因為在香港都是習慣了在診所拿藥,所以我當下雖然付完錢但還是繼續坐在那邊等哈哈
後來姑娘過來問我是不是有什麼事啦,我說我第一次在韓國診所看醫生搞不懂是要在這邊取藥還是要去那買⋯⋯
然後阿姨就人很好的指導我去診所對面的藥局配藥。
進藥局後,把處方單交給職員他們就會有機器掃描妳的處方單,
並有職員幫妳分好那一種是一天吃兩次,那種是一天吃三次。
還會很貼心的藥局袋子後面會印上妳吃的每款藥物的名字、功效、照片,一天需要吃的份量。
而藥丸就是偶爾看韓劇會見到的那種包裝哈哈,分好早上、中午跟晚上的袋子,
每餐飯後只要撕開一包就可以了也太貼心,完全不用擔心金魚腦失憶症發作吃少了藥丸。
小呂子這次可算是十分幸運,剛好生病時收到「國民健康保險證」,
有這個證看醫生跟配藥時就可以便宜一點,因為剩餘的錢都會由保險那邊去支付,
不然以我們外國人的身份,真的要千萬祈求自己不要生病…
最後小呂子看醫生+配藥的費用只需要七十港元,三天藥,
以這個價錢,我可以接受醫生你RAP啦 (錯重點)
但韓國醫生有一點跟香港醫生是不同的,就是他們不會問妳要不要病假紙(哭著跑走)
回家的路上還很幸運的中了雀糞⋯⋯
還好天氣冷剛好帶了帽子不然要直接降落到我面上了⋯⋯
搞不好還會跟我的鼻水混成一體嗚嗚嗚 (想太多)